linux2.6.14内核移植到2410 |
linux2.6.14内核移植到2410 |
2007-09-11 22:34:47, Tue
Post
#1
|
|
猫猫猫 Group: Power Cat Posts: 626 Joined: 2006-12-8 Member No.: 2 |
代码 linux2.6.14内核移植到2410
我这里主要是按<<基于S3C2410的Linux全线移植文档.pdf>>文档来做的。 在 arch/arm/machs3c2410/devs.c 文件中: [arm@localhost linux2.6.14]$ vi arch/arm/machs3c2410/devs.c 添加如下内容: #include <linux/mtd/partitions.h> #include <linux/mtd/nand.h> #include <asm/arch/nand.h> ... /* NAND Controller */ 1.建立 Nand Flash 分区表 /* 一个 Nand Flash 总共 64MB, 按如下大小进行分区 */ static struct mtd_partition partition_info[] ={ { /* 128k */ name: "vivi", size: 0x00100000, offset: 0x0, },{ /* 64K */ name: "param", size: 0x00010000, offset: 0x00020000, }, { /* 2MB */ name: "kernel", size: 0x00220000, offset: 0x00030000, }, { /* 2M+128k */ name: "root", size: 0x00200000, offset: 0x00200000, }, { /* 58M */ name: "user", size: 0x03a00000, offset: 0x00400000, } } name: 代表分区名字 size: 代表 flash 分区大小(单位:字节) offset: 代表 flash 分区的起始地址(相对于 0x0 的偏移) 目标板计划分 4 个区,分别存放 bootloader, kernel, rootfs 以及以便以后扩展使用的用户文件系统空间。 各分区在 Nand flash 中起始地址. 分区大小. 记录如下: mtdpart info. (5 partitions) name offset size flag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vivi : 0x00000000 0x00020000 0 128k param : 0x00020000 0x00010000 0 64k root : 0x00200000 0x00200000 0 2M kernel : 0x00030000 0x00220000 0 2M+128k user : 0x00400000 0x03a00000 0 58M 2. 加入 Nand Flash 分区 struct s3c2410_nand_set nandset ={ nr_partitions: 5, /* the number of partitions */ partitions: partition_info, /* partition table */ }; nr_partitions: 指明 partition_info 中定义的分区数目 partitions: 分区信息表 3. 建立 Nand Flash 芯片支持 struct s3c2410_platform_nand superlpplatform={ tacls:0, twrph0:30, twrph1:0, sets: &nandset, nr_sets: 1, }; tacls, twrph0, twrph1 的意思见 S3C2410 手册的 63, 这 3 个值最后会被设置到 NFCONF 中,见 S3C2410 手册 66. sets: 支持的分区集 nr_set:分区集的个数 4. 加入 Nand Flash 芯片支持到 Nand Flash 驱动 另外,还要修改此文件中的 s3c_device_nand 结构体变量,添加对 dev 成员的赋值 struct platform_device s3c_device_nand = { .name = "s3c2410nand", /* Device name */ .id = 1, /* Device ID */ .num_resources = ARRAY_SIZE(s3c_nand_resource), .resource = s3c_nand_resource, /* Nand Flash Controller Registers */ /* Add the Nand Flash device */ .dev = { .platform_data = &superlpplatform } }; name: 设备名称 id: 有效设备编号,如果只有唯一的一个设备为1, 有多个设备从 0 开始计数. num_resource: 有几个寄存器区 resource: 寄存器区数组首地址 dev: 支持的 Nand Flash 设备 5. 为了我们的内核支持 devfs 以及在启动时并在/sbin/init 运行之前能自动挂载/dev 为 devfs 文件系统,修改 fs/Kconfig 文件 [arm@localhost linux2.6.14]$ vi fs/Kconfig 找到 menu "Pseudo filesystems" 添加如下语句: config DEVFS_FS bool "/dev file system support (OBSOLETE)" default y config DEVFS_MOUNT bool "Automatically mount at boot" default y depends on DEVFS_FS 6. 配置内核产生.config 文件 [arm@localhost linux2.6.14]$ cp arch/arm/configs/s3c2410_defconfig .config [arm@localhost linux2.6.14]$ make menuconfig 在 smdk2410_defconfig 基础上,我所增删的内核配置项如下: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> [*]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[*] Automatic kernel module loading System Type > [*] S3C2410 DMA support Boot options > Default kernel command string: noinitrd root=/dev/mtdblock3 init=/linuxrc console=ttySAC0,115200 #说明:mtdblock2 代表我的第 4 个 flash 分区,它是我的 rootfs # console=ttySAC0,115200 使 kernel 启动期间的信息全部输出到串口 0 上. # 2.6 内核对于串口的命名改为 ttySAC0,但这不影响用户空间的串口编程。 # 用户空间的串口编程针对的仍是/dev/ttyS0 等 # 如果你的bootLoader可以向内核传递启动参数,则这一项可以不设置,如果我的就是在VIVI中设置上面的参数的 Floating point emulation > [*] NWFPE math emulation This is necessary to run most binaries!!! #接下来要做的是对内核 MTD 子系统的设置 Device Drivers > Memory Technology Devices (MTD) > [*] MTD partitioning support #支持 MTD 分区,这样我们在前面设置的分区才有意义 [*] Command line partition table parsing #支持从命令行设置 flash 分区信息,灵活 RAM/ROM/Flash chip drivers > <*> Detect flash chips by Common Flash Interface (CFI) probe <*> Detect nonCFI AMD/JEDECcompatible flash chips <*> Support for Intel/Sharp flash chips <*> Support for AMD/Fujitsu flash chips <*> Support for ROM chips in bus mapping NAND Flash Device Drivers > <*> NAND Device Support <*> NAND Flash support for S3C2410/S3C2440 SoC Character devices > [*] Nonstandard serial port support [*] S3C2410 RTC Driver #接下来做的是针对文件系统的设置,本人实验时目标板上要上的文件系统是 cramfs,故做如下配置 File systems > <> Second extended fs support #去除对 ext2 的支持 Pseudo filesystems > [*] /proc file system support [*] Virtual memory file system support (former shm fs) [*] /dev file system support (OBSOLETE) [*] Automatically mount at boot (NEW) #这里会看到我们前先修改 fs/Kconfig 的成果,devfs 已经被支持上了 Miscellaneous filesystems > <*> 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 support (cramfs) #支持 cramfs Network File Systems > <*> NFS file system support 保存退出,产生.config 文件. 7. 这里还有一个方面要注意的,就是ECC问题,如果不把 Device Drivers ---> Memory Technology Devices (MTD) ---> NAND Flash Device Drivers ---> [*] S3C2410 NAND Hardware ECC 去掉会出现如下的问题: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2 EXT3-fs: unable to read superblock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0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0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0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0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8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1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8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1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16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2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16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2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24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3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24 Buffer I/O error on device mtdblock3, logical block 3 end_request: I/O error, dev mtdblock3, sector 0 FAT: unable to read boot sector VFS: Cannot open root device "mtdblock3" or unknown-block(31,3) Please append a correct "root=" boot option Kernel panic - not syncing: VFS: 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unknown-block(31,3) 另外,还要在在/linux-2.6.14.1/drivers/mtd/nand/s3c_2410.c中将 chip->eccmode = NAND_ECC_SOFT 改为 chip->eccmode = NAND_ECC_NONE; 8. 关于initrd及RamDisk的问题 在做2.6.14内核移植之前,我本来是想移植2.6.15的,但是出现了如是的一些问题:就是无法打开根文件系统, 终端显示的信息如下: VFS: Cannot open root device "mtdblock3" or unknown-block(31,3) Please append a correct "root=" boot option Kernel panic - not syncing: VFS: 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unknown-block(31,3) 后来改成2.6.14,同样的配置,却不会出现如上的问题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却对RamDisk有了较好的掌握, 包括它也initrd的关系。 Ramdisk是用来挂载根文件系统而在内存中开辟的地块区域,如果你需要你的内核支持Ramdisk,那么你需要作以下的更改: 1). 首先,设置vivi的linux_cmd_line为: param set linux_cmd_line "initrd=0x30800000,0x400000 root=/dev/ram0 init=/linuxrc console=ttySAC0 max=00:0e:3a:aa:bb:cc" 如果你的bootloader不可以设置启动参数,也可以在 Boot options ---> 中的第三个选项中按回车进行设置。 我通过多次的测试,发现initrd=0x30800000,0x400000的作用就是在RAM中开辟一块始起地址为0x30800000,大小为 4MB的Ramdisk. 2). 其次还要在配置内核的时候注意以下的选项: Device Drivers ---> Block devices ---> <*> RAM disk support │ │ │ │ (16) Default number of RAM disks (NEW) │ │ │ │ (4096) Default RAM disk size (kbytes) (NEW) │ │ │ │ [*] Initial RAM disk (initrd) support 这样内核就可以支持从Ramdisk启动了。其中4096KB要与上面设置的Ramdisk大小一致,这里为4MB。 编译内核之后,这样子启动: net tftp 192.168.1.100 30008000 zImage net tftp 192.168.1.100 30800000 root_china.cramfs boot ram 30008000 0x12fee8 如果你不想用Ramdisk来挂载文件系统,直接从Flash中打开文件系统,那么在配置内核的时候,可以将RAM disk support支持去掉。 |
|
|
2007-09-13 00:25:12, Thu
Post
#2
|
|
猫猫猫 Group: Power Cat Posts: 626 Joined: 2006-12-8 Member No.: 2 |
代码 基于2.6.19内核小型Linux系统制作与移植
ARM9 S3C2410微处理器与Linux的结合越来越紧密,逐渐在嵌入式领域得到广范的应用。目前,在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、无线设备、汽车、网络、存储产品等都可以看到S3C2410与Linux相结合的身影。 S3C2410微处理器是一款由Samsung公司为手持终端设计的低价格、低功耗、高性能,基于ARM920T核的微处理器。它带有内存管理单元 (MMU),采用0.18mm工艺和AMBA新型总线结构,主频可达203MHz。同时,它支持Thumb 16位压缩指令集,从而能以较小的存储空间获得32位的系统性能。 在众多嵌入式操作系统中,Linux目前发展最快、应用最为广泛[1]。性能优良、源码开放的Linux具有体积小、内核可裁减、网络功能完善、可移植性强等诸多优点,非常适合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。一个最基本的Linux操作系统应该包括:引导程序、内核与根文件系统三部分。 与Linux2.4内核相比,2.6内核吸收了最新的技术,在性能、可测量性、器件支持和可用性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;支持更多的体系结构、处理器、总线、接口和设备;标准化了内部接口;简化了扩展或添加新设备的步骤等。 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制作一个基于linux-2.6.19内核的小型Linux操作系统,并将它移植到S3C2410开放板上。内容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,引导程序、2.6.19内核、根文件系统的修改、配置、编译、移植等。 系统的制作移植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要移植、开发小型Linux系统,首先要在安装了RedHat9或更高版本Linux操作系统的主机上配置交叉开发环境。交叉开发是指在开发主机上安装开发工具,编辑、编译目标板的引导程序、内核和文件系统,使其能在目标板上运行。 针对本次开发,需要安装arm-linux-gcc-3.4.1以及armv4l-tools工具链。在安装完毕后,切记要将两者的路径分别添加到系统路径$PATH中。 引导程序 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,从开机上电到操作系统启动需要一个引导程序。嵌入式linux系统同样离不开引导程序,这个引导程序叫做Bootloader [1]。通过这段小程序,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、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表,从而建立适当的系统硬件环境,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准备。 vivi[4]是韩国MIZI公司为其ARM9系列产品而研发的Bootloader,小而灵巧,这里选用它作为小型Linux系统的Bootloader。 首先要修改vivi源代码中的Flash分区信息,新的分区信息如表1所示。 根据表1,在vivi源码arch/s3c2410/smdk.c文件中作出相应的修改。 然后在配置菜单中导入smdk2410的默认配置,编译成功将在vivi源代码目录下生成所需的Bootloader文件,文件名为vivi。 接着,便可把vivi下载到目标板Flash的相应位置。 内核 修改内核 首先,修改内核源码linux-2.6.19下的Makefile文件,指定目标代码类型与编译器:SUBARCH :=arm;CROSS_COMPILE:=/usr/local/arm/3.4.1/bin/arm-linux-。 然后,在linux-2.6.19/arch/arm/mach-s3c2410/common-smdk.c中根据表1修改内核中的Flash分区信息。这里提醒读者,2.6.16(含)以前内核的源码中没有Flash分区信息,所以需要增加新的分区信息;而在2.6.17(含)以后内核的源码中已含 Flash分区信息,需要的只是修改分区信息。 内核Flash分区信息必须与vivi的Flash分区信息相一致。因为,vivi的Flash分区中的地址是内核及文件系统下载到Nand flash的真正地址;而内核在启动时读的却是内核Flash分区设定的地址;所以,若两者不同,则很可能导致不能正常启动内核或读取文件系统。 最后,修改linux-2.6.19/drivers/mtd/nand/s3c2410.c,禁止Nand flash差错检测: chip->eccmode = NAND_ECC_NONE;。 内核的配置编译 在配置菜单中导入内核对smdk2410的默认配置,再在此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功能。如Nand Flash及MTD设备的支持,Cramfs文件系统的支持等。 配置完毕,在终端输入编译命令“make”进行编译。若内核源码编译成功,将在linux-2.6.19/arch/arm/boot/下生成内核映像文件zImage。 最后,在vivi命令提示模式下使用下载命令,将内核映像zImage加载到开发板Flash中的适当地址。 根文件系统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设备是通过文件系统来组织的。文件系统的存在使得数据和设备可以被有效而透明地存取访问。一个linux的最简根文件系统应该包括支持linux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内容,包括系统使用的软件和库,以及所有用来为用户提供基本支持的架构和指令。 在根文件目录rootfs下建立bin、dev、etc、lib、proc、sbin、root、tmp等一系列必备的目录,把所需的配置文件、动态函数库放到相应的目录。采用BusyBox是缩小根文件系统的好办法。BusyBox以很小的体积集成了最常用的linux命令和应用程序,大大简化了制作 linux根文件系统的过程。 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,在2.6.12(含)之前的内核通常是用devfs来管理位于/dev下的所有块设备和字符设备;但在2.6.13(含)之后的内核已不支持devfs,而转用udev来管理/dev下的设备,详见[5]。所以,针对2.6.19内核,要使系统启动后进入BusyBox控制台,还需在 /rootfs/dev下添加控制台设备文件:“[root@localhost dev]# mknod -m 600 console c 5 1”。 目前,linux已经能够支持几十种文件系统格式,如常用的Cramfs、Jfss2、Yaffs等。Cramfs 是一种只读的闪存文件系统,可以保护系统的基本设置不被更改。根文件系统就使用Cramfs格式。 使用Cramfs制作工具mkcramfs把根文件目录制作成映像文件:rootfs.cramfs。 根文件系统制作完成,在vivi命令模式下把rootfs.cramfs下载到Flash的合适位置。 至此,一个基于2.6.19内核的小型Linux系统便成功地制作完毕,并移植到S3C2410开发板上了。 板子加电后便可看到系统的启动信息,最终进入BusyBox控制台。 结语 基于2.6内核的Linux凭借其突出的嵌入式特性与性能优越的ARM9 S3C2410相结合,在嵌入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。文章介绍了如何制作一个基于Linux2.6.19内核的小型Linux系统,并将其移植到 S3C2410开发板上。小型系统的制作与移植是进行嵌入式开发的基础,必须熟练掌握。 |
|
|
Lo-Fi Version | Time is now: 2024-11-2 03:46 |